荐 12经络的准确位置走向图及作用 12条经络循行时间高清图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
荐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交会穴] 手三阴无交会于他经的穴。 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
荐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 在中医里面,小肠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叫分清泌浊,就是把从胃消化来的食物中的营养东西吸收了,把糟粕的东西排出去。《灵枢经·经脉篇》中说:“小肠经主液所生病。”这个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精液以及现...
荐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
12经络的准确位置走向图及作用 12条经络循行时间高清图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 2022年05月14日 十二经络 评论 1 条 喜欢 6 阅读全文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交会穴] 手三阴无交会于他经的穴。 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2020年04月02日 十二经络, 手厥阴心包经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穴位少泽(井), 前谷(荥), 后溪(输), 腕骨(原), 阳谷(经),养老(郄), 支正(络), 小海(合), 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2020年04月02日 十二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 暂无评论 喜欢 1 阅读全文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足太阳膀胱经67个穴位。 膀胱... 2020年02月02日 十二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评论 1 条 喜欢 2 阅读全文
足少阴肾经 足 少 阴 肾 经 动态图 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同样的病,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虽说太溪穴治这个、然谷穴治那个、涌泉穴也可以治什么,但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如果今天管用的这个穴位到第二天揉的时候不痛了,那么你就换一个最敏感的去揉。记住这一点:其实,我们不要光想着什么穴位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鸣、治牙齿松动,只要把肾经打通,这些症状就全没了。肾经上第一神药:涌泉穴 按摩涌泉穴如果很... 2020年02月02日 十二经络, 足少阴肾经 评论 1 条 喜欢 1 阅读全文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穴: 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交会穴] 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胆经);秉风,颧髎,听宫(小肠经),大椎(督脉),中脘(任脉)。 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 2020年02月02日 十二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穴: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胆募)、京门(肾募),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筋会),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髓会),丘墟(原),足临泣(输、通带脉),地五会,侠溪(荥),足窍阴... 2020年02月02日 十二经络, 足少阳胆经 暂无评论 喜欢 1 阅读全文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足厥阴肝经,流注时辰为清晨一至三点,即丑时。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包含穴位: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 2020年02月02日 十二经络, 足厥阴肝经 暂无评论 喜欢 1 阅读全文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穴位 极泉,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少冲(井)。 [交会穴] 手三阴经无交会于他经穴。本经既无交出亦无交入穴。 午时(11--13:00)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心经;心经所处部位:由胸走手,起始于极泉穴,结束于少冲穴; 1、极泉 【定位】 上臂外展,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功能】 宽胸宁神 【主治】 ... 2020年02月02日 十二经络, 手少阴心经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脾经穴位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中府(肺经),期门(肝经),日月(胆经),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巳时(9-11:00):血气流注于脾脏,“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 脾将食物精... 2020年02月02日 十二经络, 足太阴脾经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