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针灸古代针灸针具

:古代针灸针具

  使用针灸针的必然性

  中医药学界认为,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以渔业为主的民族。据《黄帝内经·素向·异法方宜论篇》:“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痛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距今8200—7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先民已经制造了世界最早的独木舟,并用网捕鱼,已经有世界最早的制海盐技术,因此,他们很可能是最早使用砭石的先民,但是在跨湖桥文化出土文物中并没有发现砭石。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对一批不知用途的骨器进行仔细审视后发现,它们是我们探索多年的最早用于治病的骨针,那就是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A、B型骨锥和A、B型骨钉形器。

  跨湖桥文化先民

  使用骨制针灸针

  跨湖桥文化按陶器分为三期,第一期距今8200—7800年;第二期距今7700—7300年;第三期距今7200—7000年。三期文化层中都出土了针灸针,如图1和图2。

  A型骨锥,共16件,由肢骨片切而成。图1中12件和图2中2、5、9件均为A型骨锥。其中图1-1、1-7、1-11和图2-2共4件属第一期;图1-5属第二期;图1-2、1-3、1-4、1-6、1-8、1-9、1-10、1-12,图2-5、2-9共10件均属第三期。三期A型骨锥之间无明显差异。长度最长为19.5cm、最短为4cm。刃部磨制程度不一,少数尚未磨制。A型骨锥功能与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遗址出土的砭石功能相同。

  B型骨锥,共5件,利用动物、鱼骨的自然形态,磨成尖锐形态。图2-4属第一期;图2-6、2-8属第二期;用2-3属第三期。三期无明显差异。最长11.1cm、最短7.5cm。其功能与A型骨锥一样,主要为刺破肿疡和放血。放血后的伤痕有长期刺激穴位的作用。

  跨湖桥文化遗址还出土了A、B型骨钉形器,由骨壁较厚的肢骨锯切、精磨而成。造型圆润、规整,器壁光亮,尖部较钝。由于长期使用,骨钉形器表面有如玉器长期把玩后的包浆。A型与B型的区别是A型有“钉头”。骨钉形器最长13.5cm、属B型,最短6.5cm、属A型。第一期文化层中有2件B型钉形器;第二期文化层中有1件B型钉形器和3件A型钉形器;第三期文化层有7件A型钉形器和1件B型钉形器。

  A、B型钉形器在三期文化层中分布的消长关系反映了器形的演化关系。钉形器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层中出土的尖端为圆形的砭石具有相同的功能。其作用与针具中的针类似,着重于用力刺压穴位皮肤,但一般不刺破。

  跨湖桥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一批木钉形器和D形木锥,它们的形态与骨锥和骨钉形器相同,功能亦相同。

  古代针灸针具

  与跨湖桥文化针具

  之比较

  古代针灸针具品种有九针,本文仅介绍相关者。

  三棱针即古代“九针”中的锋针,针身呈三棱形(注意:图2-3中的骨锥针尖亦呈三棱形),针尖三面有刃。现代多用不锈钢制,长约6cm,主要用于“放血疗法”。现代讲究消毒严格,其实在没有传染病时,三棱针放血疗法并不要求严格消毒,相反,希望伤口有轻度感染,红肿,以达到长期刺激穴位治病的目的。骨锥的作用应和它相同。

  针亦为古代“9针”之一。《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针用金属、硬木或骨制成,其尖部尖而不锐,曲率半径如同黍、栗,因此不用力是刺不进皮肤的。但是针尖部按压穴位,并适当旋转时,针尖亦可进入皮肤约0.1cm左右。与三棱针不同之处是针非常讲究补写手法,“烧山火”、“透天凉”是手法中的极致。骨钉形器应是针之源。钉形器从B型该化为A型,这和它的操作手势变化有关。

  图5为针操作姿势。用拇指和中指夹住针身,食指压在针钉部,针尖对准穴位(图5为合谷穴,是针灸4大名穴之一)。拇指和中指除了扶持针身外,还可以捻转针身;食指主要是下压针身。骨钉形器从B型演化为A型,说明跨湖文化先民已在实践中知道必要时下压钉形器可以增加针刺的疗效,因此钉形器中无钉头的B型最终被有钉头的A型取代。

  从跨湖桥文化出土的针灸针具看,已经相当系统和完整。因此在跨湖桥文化之前应当已经有更原始的针灸出现。这有待于进一步考古研究。

古代针灸针具 针灸,古代针灸针具链接 https://www.616dz.com/zhenjiu/686449.html 于2022年08月20日最后更新

发表评论